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:::

評估方式

Print
    評估對象:
    • 智能、學習發展落後
    • 注意力缺失/過動症
    • 自閉症類群
    • 情緒困擾
    • 社交障礙
    • 語言發展遲緩/障礙
    • 動作不協調
    • 感覺統合失調
    • 家庭互動問題、隔代教養、親職教養問題等
    評估方式:

    臨床心理師專業介紹

    • 評估方式: 使用個別性標準化測驗,如智力測驗、發展測驗等、晤談、觀察及其他背景資料的方法,評估兒童之認知、行為、情緒及注意力,以釐清問題之癥結所在。
    • 評估項目:
      • 認知評估:是指對知識的吸收、儲存及運用的能力,包括具體運作思考、抽象概念、邏輯推理及操作等能力
      • 注意力評估:包括注意力集中度、持續度、轉移及時間的掌握等
      • 性格、行為及情緒評估:瞭解幼兒的心理行為及情緒障礙等原因
      • 神經心理學評估:瞭解因腦傷影響的心理行為功能。 
      • 學習障礙評估:瞭解影響學習成就之特殊能力障礙。
      • 兒童適應功能評估:包括兒童的身心發展歷程及醫療史、兒童的氣質、情緒行為、人際互動關係、學校適應、生活適應等
    • 治療項目
      • 團體治療(包括認知、行為、情緒、人際關係等)
      • 個別認知及行為治療
      • 個別遊戲治療
      • 親職諮商

    語言治療師專業介紹

    • 評估方式: 利用自然觀察、與兒童玩遊戲、訪談家長、及正式測驗等方式,評估兒童的溝通及語言行
    • 評估項目:
      • 溝通行為:瞭解溝通的意願如何?想表達何種需求?如何以肢體及聲音來表達? 
      • 聽覺理解:確定是否能聽懂大人說的話?以及對於抽象的詞彙及複雜句能否理解? 
      • 口語表達:評估幼兒說話時的用詞正確性、句子完整性、話題的豐富與統整性等。 
      • 構音能力:評估口齒是否清晰、別人是否需要幼兒再講一遍? 
      • 說話流暢度:評估說話時是否有不正常的停頓、拉長、重複,或因為焦慮而影響說話意願? 
      • 口腔靈敏度:評估口腔肌肉的敏感度及活動能力、咀嚼食物的能力如何? 
      • 輔助溝通系統:預期口語溝通較困難的個案,評估其適合何種形式及符號之輔助溝通系統。
    • 治療項目:
      • 加強口語前期幼兒及兒童的溝能及語言能力促進
      • 孩子仿說詞句的能力
      • 構音訓練口吃問題的處理
      • 口腔動作訓練
      • 溝通輔具的使用

    職能治療師專業介紹

    • 評估方式: 經由晤談、情境觀察、問卷、標準化測驗及參考其他相關背景資料,評估兒童在生活自理、學校適應學習和遊戲休閒等生活功能上的現有能力及困難,同時比較幼兒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現是否有差距。
    • 評估項目:
      • 輔具需求:包括生活照護(如擺位、特殊湯匙)、學習(如特殊剪刀、)筆套、遊戲休閒(如特殊開關玩具)等。
      • 家或學校環境評估:<包括安全設施、玩具種類、空間分布、建築物障礙等。
      • 感覺統合功能:包括對各種感覺輸入的調節及區辨能力、動作精確度、兩側協調及動作計劃能力等。
      • 口腔動作功能:相關的肌肉張力及關節活動度之檢查、口腔內部之敏感度、嘴唇閉合能力、吸吮、咀嚼及吞嚥能力等。
      • 知覺動作發展:括活動時軀幹的穩定和靈活度、抓握、握取、手眼協調、雙手操作工具等粗細動作品質。
      • 功能性評估:包括進食、穿脫衣物、如廁、盥洗、行動位移、遊戲休閒、學校學習等方面的能力及限制。
    • 治療項目:
      • 感覺統合治療
      • 精細動作訓練
      • 輔具諮詢及使用訓練
      • 口腔動作訓練
      • 視覺功能訓練

    社會工作師專業介紹

    • 評估方式: 以和家長、親子會談為主,臨床觀察評估家庭及親職功能、兒童適應功能。
    • 評估項目:家庭及親職功能評估:包括照顧者對兒童問題的瞭解與認知,家長對於兒童的教養方式與態度,兒童發展遲緩問題對家庭及照顧者的影響,照顧者情緒及壓力調適狀況,家庭解決問題的能力,家庭關係及親子關係,家庭溝通模式。家長對兒童問題需求的認知及態度。 
    • 家庭資源及支持系統評估:包括家長運用療育資源的能力、現狀、意願、瞭解程度。家庭及社會支持系統現況,尚須連結資源的種類、機構。
    • 治療項目:
      • 家庭諮商
      • 夫妻會談
      • 父母親子成長團體

    物理治療師專業介紹

    • 評估方式: 採取標準化評量、直接觀察、晤談、醫學檢查等方式,並綜合測試結果、臨床觀察、家長與相關專業人員提供之訊息
    • 評估項目:
      • 動作控制與表現:著重於粗大動作,包含姿勢、平衡、協調與功能性動作(坐至站與行走等)的控制與表現。
      • 體適能: 身體組成、心肺耐力、肌力與肌耐力、柔軟度等。
      • 身體機能構造:關節角度、關節與姿勢變形、感覺知覺、肌張力
      • 輔具需求與使用:擺位輔具、移動輔具和下肢裝具。
      • 環境障礙與整合:包括家庭之優劣勢、資源與需求與有無環境障礙。
    • 治療項目:
      • 粗大動作訓練
      • 身體適能之訓練
      • 儀器治療
      • 輔具諮詢與使用訓練
      • 親屬諮詢與教導訓練技巧以融入日常生活
    :::